新闻动态

AI工具:全网都在卷 DeepSeek,我却偷偷把豆包用成了主力!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0:12    点击次数:81
做个有内容会变现的IP

后台总有人问我:你平时用的最多的 AI 工具到底是哪一个?

答案是豆包。

说实话,它的模型能力不算最强,比不上 ChatGPT 和 Claude,在国内也赶不上 DeepSeek。但我还是用得最多。

原因只有一个:用起来太顺手了。

豆包是字节系产品,毕竟是做出过抖音的团队,用户体验这块几乎碾压所有同类工具。

尤其适合那种不太愿意动手打字、只想开口就能写的人。

下面我就说说我最常用的四个场景。

图片

场景一:替代搜索引擎,随时语音提问

过去我有个习惯:看到一本书里有个看不懂的概念,就会在读完后去搜索或者查书。

但现在,我只要一句话语音问豆包,三秒钟就能给出答案,解释清晰,还有上下文,顺手还能生成一条小知识卡片,简直比搜索引擎贴心得多。

这个场景最常见的提问提示词是:

「我刚刚在读一本书,里面提到了【概念】是什么意思?你能结合生活例子解释一下吗?」

场景二:练口语,不用再约外教

豆包有一个隐藏技能,用来练口语非常香。

你只要在对话框里输入“英语”或者“口语”就会搜到一些练习口语的智能体,选择用的人多的即可。

你选一个,比如“机场问路”,它就会扮演对话另一方,不厌其烦地陪你聊。

语音输入+语音输出,全程像在练习角色扮演,而且你可以反复练,不用担心自己的塑料英语被对面嘲笑。

你还可以主动设定一些话题来跟豆包进行情景练习,比如点餐、问路等等。

场景三:生成配图,一句话搞定公众号插图

如果你有做图需求,豆包也能一并解决。只要你的提示词清晰具体,它生成的图像质量完全能满足公众号、小红书、简报配图这些日常场景。

比如下面这个提示词就很好用:

「帮我生成一张【用途】的插图,画面内容是【你想要的具体元素或场景】,风格是【风格要求,如插画风、写实风、简约风、日系等】,整体氛围【情绪/色调要求,比如温暖、清新、有活力】,尺寸为【横图/竖图/正方形】」

做填空题,把自己的需求填进去即可。

豆包在图像生成这块的表现,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工具里的天花板。

它识别语言的能力极强,尤其适合懒得调参数、想“一句话出图”的人。

场景四:语音出稿,AI写作的第一步

我现在写文章,不是先写,而是先被问。

写作卡壳的时候,我会对豆包说:“我想写一篇关于AI写作的文章,但不知道怎么展开,你来问我几个关键问题,引导我把想法说出来。”

豆包会立刻进入“采访模式”,像记者一样开始问我:

“你为什么觉得AI写作重要?”

“你觉得大多数人用AI写作最大的误区是什么?”

“你个人在写AI文章时最常犯的错误是?”

我就一边走路一边回答,回答完它就能自动生成一篇结构清晰的草稿。

这个过程特别像和人聊天,不需要我一个人憋稿,反而更容易把有价值的观点挖出来。

豆包在这个场景里的角色,不是“写手”,而是写作教练+采访官+思路整理器。

这个方法特别适合那种脑子里有料但一落笔就乱的人。

我常用的提示词是:

「我想写一篇文章,主题是【如何用AI写作】,但我不知道怎么下笔,你来问我一些关键问题,引导我说出观点,然后帮我整理成结构清晰的文章草稿。」

这个提示词的精髓在于:

你不是让AI替你写,而是让它引导你输出、协助你梳理,这就是人机共创的最佳实践。

写在最后:

豆包不是最强的,但它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。

在这个效率为王的时代,模型强不强是一回事,“用户愿不愿意一直用”才是关键。

一句话总结:如果你更在意“好用”,而不是“炫技”,豆包值得一试。

下一篇,我来讲讲我第二常用的AI工具:DeepSeek,感兴趣的关注一波。

用得好,它可以让你从“不会提问”直接跃迁到“提示词高手”。

如果你对某个AI工具感兴趣,也欢迎留言告诉我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DeepSeek分析: 不出三年, 贬值最快的不是房子和钞, 而是这6样
下一篇:没有了